各教研部、各位老师:
 为保证本学期相关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,请各教研部认真组织、安排、落实好本学期期末出卷相关工作,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 一、考核时间
 1.学校统一安排的公共学位课考试时间为第19周
 考试科目1: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】、科目2【自然辩证法】
 考试时间:2023年6月27日周二上午9:00—11:00。
 考试科目3:【第一外国语2】
 考试时间:2023年6月27日周二下午14:00—16:00。
 2.学院排考课程的考核时间一般为第17-18周;
 3.考核时段一般为:上午9:00~11:00;
 下午14:00~16:00;
 晚上18:00~20:00;
 3.补考(含缓考)统一安排于下一学期的第1-2周进行;
 二、排考方式
 本学期开始期末考试采用系统排考方式生成考堂,具体操作可参考附件1。
 三、考核地点及监考
 1.公共课一般由学校统一排考,研究生院负责安排考核地点,各学院负责安排监考教师并通知到位。监考应该采取交叉回避的方式进行。请各学院于5月2日前按附件2的任务要求落实监考老师,并将姓名及联系方式发送至[email protected]。
 2.由学院排考的课程,考核地点及监考教师均由开课学院负责落实与安排。考核地点若要使用叶耀珍楼时,须事先在系统内添加考试教室,以免冲突。
 请任课老师在14周(5月27日前)上报考试安排表及试卷等相关材料。
 四、考核工作要求
 1.各学院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和《宁波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》的有关规定,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进行考核。考核方式、考核命题要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,难度适中,有一定的覆盖面,能反映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附有详细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,考前任课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考核内容进行讲解泄露,违者将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。
 2.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类型。公共学位课、必修课一般应进行闭卷考试,统一采用《宁波大学研究生期末考试卷》格式。其它课程可采取考查的形式进行,一般应使用统一的宁波大学答题纸(答题纸可以到教科办领取)。
 3.由学院统一负责试卷的送印和保管。试卷的各个流通环节都要做好保密工作。经分管院长审核签字后,由任课老师或学院研究生秘书于第16周完成送印。
 4.研究生参加考试时必须携带身份证或宁波大学“一卡通”(要求照片清晰),并按指定考位就座,无证者不得参加考试。缺考、作弊者考试成绩均记为零分。
 5.课程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。课程考核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。考查课程可采用五级记分制,分为优、良、中、及格和不及格。必修环节考核采用合格、不合格二级记分。考试结束后,任课教师于2023年6月29日前完成系统内登分,并将课程考试空白原卷、标准答案、学生答卷、成绩单原件等教学考试档案交开课学院保管。开课学院做好相关文档保管及归档工作。
 6.笔试时间一般为2小时。考场一律要求隔座安排考位。
 五、无法参加正常考核者的安排
 1.确因伤病等不可抗拒原因无法参加考核者,可凭县级以上医院证明,在考前申请缓考。申请者须填写《宁波大学研究生缓考申请表》,经任课教师、导师、学院同意并报研究生院备案后,方可缓考。申请书原件交研究生院培养办备案,复印件一式两份,一份交至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保存,另一份交任课教师。医院证明原件交留学院研究生办公室。缓考申请于第16周周五(6月9日前)截止,逾期不再补办。
 六、考核纪律要求
 考试期间实行校、院两级巡考。校级巡考由研究生院安排,负责全校研究生课程考试的巡考工作。院级巡考成立由主管教学工作副院长为组长的考试工作小组,负责本院研究生课程考试的巡考工作,各学院务必加强期末考试组织工作。要求监考教师认真监考、规范监考程序;在考前认真组织学生学习《宁波大学考场规则及违规处理办法》(宁大政〔2018〕88号),要求学生认真复习、积极迎考,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,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。特别强调,学生不得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,将电子通讯工具(需关机)或书本等物品集中放在讲台上或监考教师指定的地方。
 七、考务及成绩登录
 1.有关期末考试各安排事项(含公共学位课)学院须及时通知研究生和相关监考教师。
 2.研究生秘书应提醒任课教师于2023年6月29日之前将成绩输入管理系统,打印成绩表、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自评表各一份交研究生院,其他相关教学考试档案材料由开课学院负责留存归档备查。
 3.对于研究生选修的本科主干课程或旁听学生(不在点名册内),请任课老师填写《考试成绩登记表》签名原件(或扫描件也可)一式两份后交教务办,并发送电子稿至“[email protected]”。
 八、其他
 1.无故缺考者不得参加缓考或补考。
 2.公共课的补考、缓考工作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安排,专业课的补考、缓考工作由各学院统一安排。
 3.考试签名表等相关考试表格可见附件。
 九、本学期研究生课程清单
 
  
   
    课程编号  | 
    课程名称  | 
    任课教师  | 
    班级数  | 
    总人数  | 
   
   
    0021007  | 
 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(文)  | 
    团队课  | 
    8  | 
    631  | 
   
   
    0021008  | 
 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| 
    团队课  | 
    31  | 
    2225  | 
   
   
    2722005  | 
    当代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  | 
    陈正良  | 
    1  | 
    31  | 
   
   
    2722009  | 
    国外马克思主义重要著作选读  | 
    陈兴亮  | 
    1  | 
    4  | 
   
   
    2722010  | 
    伦理学专题  | 
    曲蓉  | 
    1  | 
    23  | 
   
   
    2722012  | 
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  | 
    李包庚  | 
    1  | 
    47  | 
   
   
    2722013  | 
    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专题  | 
    刘举  | 
    1  | 
    9  | 
   
   
    2722015  | 
    毛泽东著作选读  | 
    鲍展斌  | 
    1  | 
    11  | 
   
   
    2722016  | 
    青少年发展专题  | 
    陈正良  | 
    1  | 
    13  | 
   
   
    2722017  | 
    社会调查方法与统计  | 
    郑善庆  | 
    1  | 
    11  | 
   
   
    2722018  | 
    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研读课  | 
    曲蓉  | 
    1  | 
    18  | 
   
   
    2722019  | 
   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 | 
    陈正良  | 
    1  | 
    47  | 
   
   
    2722021  | 
    西方哲学专题  | 
    司强  | 
    1  | 
    11  | 
   
   
    2722024  | 
    执政党建设专题  | 
    刘友女  | 
    1  | 
    17  | 
   
   
    2722026  | 
    中国传统文化与浙学专题  | 
    何静  | 
    1  | 
    16  | 
   
   
    2722047  | 
    《资本论》专题一  | 
    丁燃  | 
    1  | 
    9  | 
   
   
    2722052  | 
    政治哲学专题  | 
    厉云飞  | 
    1  | 
    12  | 
   
  
 
 附:研究生期末考试材料清单